【编者按】不靠海、不沿边,河南如何从“中原腹地”逆袭成“开放高地”?这答案就藏在一条条纵横全球的国际物流新通道里——在这里,河南中欧班列化身新时代“钢铁驼队”,用“万列千万吨”写下通达全球的精彩故事。即日起,大河网携手中豫港务集团推出《钢铁驼铃・豫通丝路》主题报道,解码河南如何以铁轨为弦、以驼铃为韵,在开放的时代乐章里奏响属于中原的强劲音符。
大河网讯6月28日,一声汽笛响彻云霄,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从中欧班列(郑州)集结中心缓缓驶出,这标志着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5000列。这条横跨亚欧的“钢铁丝路”,如今日均开行超12班,将中原腹地与世界的距离缩短至15天。从2013年首班开行至今,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已完成从“蹒跚学步”到“领跑全球”的华丽蜕变。

从“破冰”到“领跑”的跨越
2013年,河南首趟中欧班列载着41节集装箱鸣笛启程,开启了河南对外开放的新篇章。彼时这条“钢铁驼队”全年仅开行13班,且仅有单向出口业务。经过12年的跨越式发展,截至2024年,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13000列,其中2024年单年开行2705自然列,2025年1月单月货值突破4.89亿美元,创历史新高。
如今,河南中欧班列已实现单月最高发车545列的运营能力,累计运输货物超1228万吨、货值逾464亿美元,服务网络已覆盖欧亚大陆40多个国家、140余座城市,与8000余家境外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。
“每个货柜都是河南对外开放的生动名片。”中豫港务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,班列货物结构实现质的飞跃,从开行初期的机械设备为主,到现在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组件、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超60%。回程班列则满载俄罗斯木材、法国红酒、波兰乳制品等特色商品,形成双向互补的贸易格局。数据显示,经过持续优化,班列运输时效较初期提升40%,综合物流成本下降约35%,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。
数字驼队跑出丝路新速度
在郑州国际陆港智能调度中心,巨型电子屏实时跳动着班列运行数据,每条闪烁的轨迹都见证着“数字班列”的科技魅力。技术负责人指着屏幕介绍:“我们采用智能集装箱传感器技术,温湿度监测精度控制在±0.5℃以内。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,实现了货物运输全程可视化、风险预警智能化,目前客户满意度稳定保持在98%的高位。”

图为叶珂在电脑前核对客户信息。
深夜11:00,中豫港务集团箱行欧亚物流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,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。在这里工作了9年的业务主管叶珂放下手中的咖啡,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故事。
“2015年我刚入职时,处理一份跨境提箱资料就像跑马拉松。”叶珂回忆道,“我们需要手工整理十几份文件,逐个核对客户信息,再一封封邮件发送。一个环节出错,整个流程就要推倒重来。”
随着智慧物流系统的上线,这场“马拉松”变成了“百米冲刺”。叶珂现场演示了操作流程:登录系统、勾选订单、一键发送——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。“以前要加班到凌晨的工作,现在下班前就能完成。”她笑着说。
玻璃窗外,郑州陆港作业区的灯火与夜空中的星光交相辉映。在科技赋能的丝路下,键盘声构筑的数字星河里,每个字节的跃动都在为“贯通东中西”的物流蓝图注入新的动能。
钢铁丝路上的温度守护者
2018年5月,郑州国际陆港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节点——中欧班列年开行量首次突破500班大关。在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,中豫物流集团的冷链技术员张永健正穿梭在堆场林立的冷藏箱之间,执行着关键的维保作业。

图为张永健和同事一起检测维修冷箱。
“每个冷藏箱都承载着不同国家的温度记忆。”张永健一边熟练地检查设备,一边回忆道,“那时我们的工作就像在照顾一支跨国部队,每个集装箱都是等待检阅的士兵,而我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些‘钢铁战士’随时保持最佳状态。”
在初夏的阳光下,那些印着各国标识的冷藏箱整齐排列,箱体上凝结的水珠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。张永健和他的团队知道,他们拧紧的每一颗螺丝,都是在为“一带一路”上的冷链物流保驾护航。
2020年,张永健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——转任跟单部主管,成为客户眼中的“全流程服务管家”。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,却承载着中欧班列(郑州)“门到门”服务的品质承诺。从铅封检查到商品编码核对,从场站调度到轨迹追踪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服务口碑。
“这四年跟单工作就像一本活的‘一带一路’发展年鉴,”张永健翻开工作日志感慨道,“我亲眼见证了班列网络从20国扩展到40多国140余城,见证了铁海联运如何让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血脉相连。”最让他自豪的是,如今“中欧班列”四个汉字已成为欧洲物流圈的品质保证,“有位老客户说,在波兰的物流园区,看到我们的中欧班列到站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高兴和放心”。
在这条不断延伸的钢铁丝路上,每一列班列传递的不仅是货物,更是中国制造的履约信誉;每一个数据背后都藏着优化线路、提升效率的商业密码,张永健团队的工作,正是将这些冰冷的数字转化为客户体验的温度。
站在15000列的新起点上,中豫港务集团正不断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同频共振。当记者在调度中心看到大屏上闪烁的班列光点时,仿佛看到了无数“丝路使者”的身影。在堆场冒雪加固货物的场站员、在深夜处理单证问题的跟单员、在周末接洽客户订舱的业务员……正是这些平凡英雄的坚守,让这条黄金通道持续焕发活力,让世界聆听到中原大地强劲的开放脉搏。(雷锦雯赵檬)
编辑:陈静审核:安艳鸽
编辑: 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