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40%死亡与它有关,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死元凶!4件事助你降低风险_全国资讯网(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)

超40%死亡与它有关,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死元凶!4件事助你降低风险


超40%死亡与它有关,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死元凶!4件事助你降低风险


提到最致命的疾病,许多人会首先想到癌症,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根据最新的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,心血管病依然是我国居民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血管老化可能在30岁时便已悄然启动。

健康时报资料图

最新报告发布:

心血管病仍是第一大致死元凶

2025年6月,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》发布,心血管病(CVD)目前仍位居中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,2021年分别占农村、城市死因的48.98%和47.35%,即每5例死亡中约2例归因于心血管病。①

2021年中国农村、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①

血管斑块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

30多岁还年轻,血管等老了再去维护可以吗?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陈忠在《少生病的智慧:让血管健康起来》一书中指出,事实上血管斑块增生,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。

由于生活水平提高,一部分人餐餐大鱼大肉、天天熬夜或昼夜颠倒、缺乏运动、长期吸烟和饮酒,导致血管内“垃圾”淤积,斑块增多。长此以往,定会加速血管衰老,造成不可逆的血管损伤。所以,维护血管要从年轻时就开始。②③

从《报告》中2023年的心血管病发病数据来看,从30多岁开始,心血管病发病就开始慢慢增加,五六十岁后发病情况更为明显。①

2023年中国不同年龄居民心血管病发病率①

留意4大影响因素,

降低心血管病风险

《报告》中也特别提到了4个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因素:

(1)烟草使用

(2)膳食营养

(3)身体活动

(4)超重肥胖

因此建议——

1、戒烟、拒绝二手烟

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化学物质中,有一些会损伤心脏血管的内皮,内皮的破坏会导致脂质的沉积,最后导致血管变得狭窄、阻塞,冠心病也就发生了。

“吸烟是在血管壁上划刀”,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医师张欢曾在该院官网发文介绍,如果把吸烟比作一把刻刀的话,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就是刻刀上的刀锋。它一直在全身的血管内皮上划来划去,使血管内皮出现裂隙。④

而且,二手烟也同样存在危害。报告中提到,全球成年人烟草调查(GATS)结果显示:中国仅有39.7%的成年人知晓二手烟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。①

健康时报资料图

2、饮食“两增一减”

据《报告》,2019年影响心血管的膳食因素中,高钠饮食(吃太咸)仍排首位,此外,依次为全谷物没吃够、红肉吃太多、豆类没吃够,水果摄入不足等。

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方面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管护师邹琳2025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给出3点饮食建议:

(1)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尽量低于5克。

减少高盐食品:加工食品、腌制食品、速食面和罐头食品的盐分含量通常较高,应尽量避免。比如您可以选择新鲜蔬菜和水果替代腌制蔬菜。①

选择低钠替代品:购买食品时,选择标有“低钠”或“无盐”标签的产品,使用香料(如姜、蒜、迷迭香、柠檬等)调味,既能增加食物风味又不会增加盐分。

(2)膳食纤维是心血管健康饮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

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,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至少25-30克膳食纤维,尤其是水溶性纤维(如燕麦中的β-葡聚糖)。

水果和蔬菜:每天至少食用200-350克水果,300-500克蔬菜。可以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,如苹果、梨、葡萄柚等,蔬菜如胡萝卜、菠菜、菜花等。

全谷物:燕麦、糙米、全麦面包等全谷物食品是增加膳食纤维的最佳选择。

健康时报资料图

(3)选用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,这些脂肪有助于降低血脂。

推荐食用深海鱼类:如三文鱼、金枪鱼等,它们富含ω-3脂肪酸,能够保护血管,减少炎症,降低心脏病风险。

避免这些脂肪:避免食用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,如肥肉、动物内脏和全脂乳制品,尽量避免反式脂肪,它们常见于快餐、加工食品及部分糕点中。⑤

3、做做挥拍类运动

成年人保持每周150分钟及以上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,或每周75分钟及以上的高强度身体活动,可减少心血管病发病。⑥平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,可以多进行快走、慢跑、羽毛球、游泳等运动。2016年,《英国体育医学杂志》刊登的一项国际研究显示,在保护心血管方面,挥拍类运动名列第一。其中,挥拍类运动、游泳和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降低56%、41%和36%。⑦

健康时报资料图

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介绍,运动是不吃药打针就可帮血管变年轻的方法。运动催生一氧化氮可扩张血管、促进血液流动。临床为高血压患者开具“运动处方”时会综合考虑。⑧

如果你觉得以上运动都难以开始,那就从走路开始。2024年刊发在《英国运动医学杂志》的一项研究指出,不论每日久坐多久,每天走路超过2200步就可降低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风险,风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每天约1万步。⑨

4、腰围别超85/90厘米

以腹型肥胖为代表的代谢综合征,容易加重心血管负担,引起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一系列问题,导致较早地发生动脉硬化。减重是规避这一危险因素的有效手段。

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、女性超过85厘米,即便BMI(体重指数)正常,患病风险也会升高。

健康时报图

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八科医师刘洁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介绍,体内多余的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的氧,这意味着心脏必须更加努力泵血,才能为脂肪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氧。长此以往,自然就增大心脏的压力。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,动脉功能就越差,血管壁增厚,血流减少,不仅加重心脏负担,还会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环恶化的危险。⑩

更多精彩内容

精选

文章

本文综合自:

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,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.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概要[J].中国循环杂志,2025.

②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《少生病的智慧:让血管健康起来》

③2024-05-18人卫健康《这份血管保养清单送给年轻人,建议收藏!》

④2018-04-10北京世纪坛医院官网《知道吗?吸烟是在血管壁上划刀!》

⑤2025-02-1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《心血管健康指南:吃出心动的每一天!》

⑥中华预防医学会等.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[J].中华预防医学杂志,2020,54(03):256-277.

⑦WhichSportsReduceRiskofMortality.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,2016.

⑧2021-12-17健康时报《降压必须动起来》

⑨Dotheassociationsofdailystepswithmortalityandincidentcardiovasculardiseasedifferbysedentarytimelevels?Adevice-basedcohortstudy.BrJSportsMed.2024

⑩2024-01-1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《健康的隐形杀手——内脏脂肪》

原标题:《超40%死亡与它有关,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死元凶!4件事助你降低风险》

阅读原文



编辑: 来源:

分享到:

  • 上一篇
    下一篇

  • 最新动态|成功案例|一览天下|尽收眼底

    全国资讯网(第一时间发布热点话题娱乐平台)
    手机查看(二维码扫一扫)

    全国资讯网,分享全球新闻、热点资讯的实事报道门户,即时提供实用的致富创业项目、资讯新闻、金融投资、竞技游戏、健康教育、电商直播、微商指南、生活常识、公正的项目评鉴,实用性佳、内容社区。

    最新资讯

    超40%死亡与它有关,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死元凶!4件事助你降低风险
  • 2025-08-23 04:58:52

     

    这一次,泽连斯基放软了身段,10秒说了4次谢谢;特朗普突然中断讨论,起身给普京打电话
  • 2025-08-23 04:49:48

     

    突发!俄罗斯导弹袭击美国工厂
  • 2025-08-23 04:40:45

     

    住在德州③丨从“充电不操心”到“居住更舒心”这波民生操作群众直呼给力
  • 2025-08-23 04:31:42

     

    德州市妇幼保健协会三大专委会联动 共谱药事管理、医疗质量与乳腺保健新篇章
  • 2025-08-23 04:22:39

     

    直播预告丨德州市妇幼保健协会护理分会、助产专业委员会、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议
  • 2025-08-23 04:13:35

     

    不是不想买,是不会用!老年人买保险“数字鸿沟”谁来填?
  • 2025-08-23 04:04:32

     

    “鲁迅同款毛背心”火了!出版社回应:“有作家说穿上之后写稿写得更快了”
  • 2025-08-23 03:55:29

     

    最高降幅20个基点!多家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
  • 2025-08-23 03:46:26

     

    移风易俗进乡村 文明新风扑面来
  • 2025-08-23 03:37:23

     

    活力中国调研行|福建漳州创新推出社保规划服务 AI助力百姓算清“养老账”
  • 2025-08-23 03:28:19

     

    超40%死亡与它有关,我国居民第一大致死元凶!4件事助你降低风险
  • 2025-08-23 03:19:16

     

    古县街道:展开一幅宜居宜业的品质新画卷
  • 2025-08-23 03:10:13

     

    最新明确!个人养老金领取有这些变化
  • 2025-08-23 03:01:10

     

    育儿补贴系统试运行开始,第一批宝妈宝爸完成申领
  • 2025-08-23 02:52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