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国产年代剧,大家心里头第一反应是不是正午阳光?这个团队以前出品的《大江大河》《山海情》,简直就是收视和口碑的双保险。每次他们一有新动作,网友们都要提前搬好小板凳等着开播。最近上线的《樱桃琥珀》,本来也是万众期待,说是“中国版《请回答1988》”,结果一开播却让人看得云里雾里,连带着主演赵今麦、张凌赫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。这波操作,让不少观众怀疑:正午阳光是不是也开始走下神坛了?
剧情魔改:温馨童年秒变工具人恋爱
原著里的故事发生在北方小城群山,一帮孩子跟着父母在电厂大院长大,小伙伴们一起逃学爬山、分享零食,看金庸电视剧,每天都是“快乐星球”现场版。林樱桃从小生活在满满爱的家庭,有点像现实生活中那种别人家的孩子,不管闯什么祸,总能被家长温柔化解。而蒋峤西则是典型的“别人家的哥哥”:沉默寡言,还顶着一个英年早逝天才哥哥的阴影,被父母当成替代品养育。
但到了电视剧,这些细腻的小学时光全都被压缩进了一集,为了让男女主尽快上线,小伙伴们就像过气明星一样,被一键清除出场。从原著五分之一篇幅的小学日常,到剧版只剩下背景板,观众还没来得及感受群体成长,就直接进入恋爱脑模式。这种删减堪比某些网红剪辑师,把四小时电影浓缩成一分钟,还美其名曰“高效追剧”。

氛围崩塌:年代感去哪儿了?
再说服化道,《樱桃琥珀》的千禧年前后背景怎么看怎么现代——电建小区形同虚设,地域特色全靠演员嘴巴交代。如果不是蒋峤西爸爸偶尔冒出来一句“林电工”,估计很多人以为这是哪家新开的民宿故事会。不仅如此,小伙伴家庭情况差距为何那么大?谁家做啥工作?这些问题统统无解,比高数考试还难懂。

角色关系也是谜团重重,好像编剧默认大家都读过原著,一切人物关系不用解释,全靠观众自己脑补。你要是不懂,那只能怪你没文化咯!这种自信,也算娱乐圈的一股清流吧。
女主设定翻车:“花痴”or“小太阳”?

林樱桃本该是那个治愈系“小太阳”,结果因为童年戏份缺失,她对蒋峤西五年如一日写信、独自跑省城找他,都显得莫名其妙。“主动追爱”的桥段拍不好很容易变成舔狗娇妻,再加上男主冷漠不解释,两人的互动活脱脱演出了校园PUA现场。有网友调侃:“这不是青梅竹马,是‘竹马骑青梅’。”还有弹幕刷屏:“女主快醒醒,你不是工具人!”而且,高中部分更是一言难尽。当男主听说女主和别的男生去了海洋馆,当场阴阳怪气地羞辱她,还使唤她打水,这种表达喜欢的方法真的是爱情吗?我小学同桌借橡皮擦都比这温柔多了!

选角尴尬:CP感欠费,“嗑不动”赵今麦和张凌赫二搭,本来应该火花四射,可惜两人在一起就是缺点意思。赵今麦虽然邻家女孩气质拉满,但偶像剧里的亲密戏总感觉隔了一层玻璃——热恋期情侣硬生生演出了强迫症既视感;张凌赫外形帅气,却始终没有高中生那股少年劲儿,两个人站一起,有点类似大学毕业照上的陌生同学。

最致命的是,两位主演把暗恋氛围演成了友情岁月,没有悸动没有心跳,看的人想磕CP却牙疼。
有网友留言:“糖吃多伤牙,这部连糖精都不给。”丢掉群像灵魂,只剩套路言情
国产年代群像最大的魅力,就是那些不起眼的小配角组成的人际网络,他们各有各的小烦恼、小梦想,把整个时代串联起来。《乔家的儿女》《小巷人家》都是这么火起来的。但《樱桃琥珀》偏偏舍弃这一块宝藏内容,全程聚焦男女主人公谈情说爱,其实拍出来更适合叫《我的前半生之谁动了我的初恋》。

编剧还给剧情添油加醋,各种狗血桥段轮番轰炸,本该细腻真实的人物成长线,被弄成了一锅乱炖。有粉丝吐槽:“明明可以走治愈路线,却非要拐进八卦胡同。”
怎么办?国产青春片还能救吗?

其实,如果创作团队能回归初心,多挖掘一点普通人的真实生活,把那些平凡又闪亮的小事讲透讲好,不用强行煽情,也不用每集发糖撒狗粮,自然就能打动观众。一部好的年代作品,需要的不只是俊男美女,更需要烟火味、人间味。如果导演愿意放慢节奏,让角色多喘几口气,说不定还能收获意外惊喜。

对于演员来说,与其拼命制造CP感,不如认真揣摩人物心理,多一些自然流露少一点套路表演;而编导团队最好不要低估观众智商,我们已经习惯互联网冲浪,对故事逻辑可是相当敏锐,“忽悠式叙事”真的骗不了现在的大爷大妈,更别提年轻粉丝。

结语:
曾经令人期待的新作,如今为何沦为吐槽大会现场?如果一个号称青春群像的大IP最终只剩下单薄套路与无聊暧昧,那么我们到底是在怀念过去还是消费回忆呢……对此你怎么看?
#百度带货夏令营#
编辑: 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