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郑天然
9月3日的阅兵场上,装备方队无人作战群惊艳亮相。陆上无人作战方队、海上无人作战方队、空中无人作战方队依次通过天安门,多型首次亮相的武器装备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。
无人作战群中,教练员朱文槿和战友们驾驶战车集中展示了我军新型无人作战装备,也首次展示出多型无人装备的联合训练成果。
作为来自全军首批数字化旅的参谋,这些年朱文槿紧盯未来作战新样式,多次参与作战演练。他深切地感受到,无人化智能作战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。
“这一次是把这些装备联合编组,让大家在训练中彼此熟悉、彼此磨合,尽快突破不同型号、不同专业领域间的隔阂。”谈及受阅训练的感受,朱文槿兴奋地说,“这意味着将来的作战就是我们的协同作战,在战场上我们会紧密联合在一起!”
在8月20日举行的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,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、政治工作部少将副主任徐贵忠特别提到,本次阅兵训练“一是强化联合意识,二是提升联合素养”,“科学配置兵力、精准调控行动、周密组织协同,实现各领域各要素的深度耦合、浑然一体。”
阅兵训练场上,来自全军不同军种、兵种的单位被打散,编入不同组群,让参阅队员们感到“机会来了”。训练中,为了实现各型装备行进整齐划一、精准协同,大家彼此交流熟悉不同型号的操作特点和方法。等下了训练场,队员们又会自发凑在一起,交流各自操作和任务经验。
作为所在方队的主要负责人,前期训练时,朱文槿还率先提出邀请,将三个方队合并到一起训练。朱文槿记得,当时另外两个方队负责人都表示大力支持,随后每次训练,三个展示不同领域无人装备的方队集合在一起,数家参阅单位的官兵们也因此迅速熟悉起来。
“阅兵训练就是练兵,是战斗力生成的过程。这也是此次联合训练的另一个目的,不仅是展示我们的实力和风貌,也让大家紧密联结在一起。”朱文槿笑着说,“如果打仗,拉出去的还是这一拨人,这就是一支成熟的能打仗的队伍。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
编辑: 来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