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9月15日,游客在英谈村观光游玩。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
自8月16日焕新开放以来,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古石寨——邢台市信都区英谈村火了: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慕名而来,一个月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,接近去年全年客流量。
9月15日,记者来到英谈村,仿佛踏入石头的世界。迎面是古旧的石寨墙,脚下是蜿蜒的石板路,依山而建的石头楼房错落有致,与石板路相伴相随的小河边摆满了鲜花绿植,每转过一道弯就是一道崭新的风景。顺着石板路往前走,不时见到游客驻足拍照,各种特色店铺和吹糖人等非遗小摊前人头攒动,整个村落热闹非凡。
走进一家名为“上喜旅拍”的摄影店,不少游客正在店里做造型、选衣服。“我们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民族服饰,还提供旅拍服务。开业一个月来,每天接待游客约百名。”旅拍店老板逯怀峰笑着说。
“人气暴涨,是我们按照‘守好古韵、激发活力’的思路提升改造的结果。”英谈村党支部书记路志勇说。
英谈村有600多年的历史,现存67座古院落、36座古石桥、500余间古石房,是我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古石寨之一,相继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、中国景观村落、中国传统村落。抗战时期,这里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兵工厂、被服厂、印刷厂所在地,红色文化深厚。
在冀南银行展览馆内,老党员路召洋正忙着给游客讲解:“你们看这屋子,里面有密道连着二楼、地下室和后山,当年冀南银行的职工们,就是靠着这复杂的地形和敌人周旋……”游客们听完介绍,不由得仔细研究石头楼和石头院的特殊构造。
“这些石砌古建和红色记忆,是老祖宗和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‘金饭碗’。”路志勇说,该村成立了“保护历史文化名村”小组,对村历史文化馆等进行改造提升。今年又引进专业文旅策划团队,以“保护与融合”为核心,在完整保留600年古建筑原貌的基础上,利用长期闲置的70座石头民房,引入了咖啡厅、便利店、旅拍店、文创店等特色店铺,精心打造了花海、小溪、光影等20多个适合拍照打卡的取景地,让英谈村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出片胜地”。
不仅如此,英谈村还结合村庄实景,推出沉浸式歌舞演出等节目,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轻人。
当天下午3时30分,英谈村的午后剧场准时开演。《英谈回响》《八礼映华窗》《万里同胞歌》等节目接连登场,村广场上歌声阵阵,石板路上演员与游客边走边演,热闹劲儿传遍了整个古寨。游客们跟着演员的节奏,时而抬手一起舞动,时而跟着旋律放声歌唱;遇到互动巡游,游客们还会主动加入队伍,跟着完成简单的剧情任务,现场气氛十分热烈。
“在村里看这种节目特别有意思,不用拘谨,跟着演员一起唱、一起动,还能逛古村赏风景,全身心都能得到放松。”游客李一然兴奋地说。
现在的英谈村,处处是景点,人人有活干,村子一年比一年发展得好。“村里干旅游相关工作的人,占常住人口一半以上。”路志勇说,该村将继续依托古石寨资源,把红色故事讲得更生动、更精彩,全力打造集红色研学、文化体验、民宿接待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石楼古寨旅游区,让更多游客来到这里,享受古村之美、感受红色魅力。(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)
编辑: 来源: